2021年食品与健康学院研究生毕业答辩安排
时间:2021-05-24 来源:食品与健康学院 作者:
2021年食品与健康学院硕士毕业答辩安排
2018级学术硕士毕业答辩安排表 | |||||||||
组号 | 序号 | 学院 | 学科 | 学生姓名 | 导师姓名 | 导师所在学科 | 导师职称 | 论文题目 | 时间 地点 |
1 | 1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蔡淼 | 杨贞耐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酪蛋白水解肽的铁螯合作用及在酸乳中的应用研究 | 5月31日上午, 8:30-12:30 教1楼-201 |
2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陈尔豹 | 宋焕禄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红糖加工过程中气味物质的变化及其 GC-MS指纹图谱建立 | ||
3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成柳洁 | 李秀婷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高产苯乙醇酵母的筛选、发酵条件优化及在米香型白酒中的应用 | ||
4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段雯 | 孙宝国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院士 | 生姜对鸡汤滋味的影响 | ||
5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冯钰琳 | 张慧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膳食纤维-阿魏酸对麦谷蛋白大聚体分子聚集行为的影响 | ||
6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郭梦瑶 | 宋焕禄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关于生抽老抽与老抽酱油气味特征的研究 | ||
7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郝旭 | 刘国荣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共包埋nisin和香芹酚多重乳液-壳聚糖涂膜的制备及应用初探 | ||
8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刘迪 | 丛艳君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靶向水解β-乳球蛋白作用表位AA12~37的蛋白酶筛选的研究 | ||
9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马依淼 | 杨贞耐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低聚乳果糖的酶法合成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 | ||
10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苗金梁 | 王静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基于蛋白组学的主要特色乳乳源真实性鉴别研究 | ||
11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齐鑫 | 曹雁平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蛋白质对叶黄素酯稳定性影响及相互作用研究 | ||
12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万真 | 刘英丽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萨拉米香肠风味品质与菌群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 ||
13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王露露 | 贾英民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 ||
14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王晓程 | 李秀婷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黑曲霉酯合成酶基因克隆表达和性质研究 | ||
组号 | 序号 | 学院 | 学科 | 学生姓名 | 导师姓名 | 导师所在学科 | 导师职称 | 论文题目 | 时间 地点 |
2 | 1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王源 | 李秀婷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酱香型白酒堆积过程微生物演替及风味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 6月1日上午, 8:30-12:30 教1楼-202 |
2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闫舒 | 王静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蒸谷过程对大米质构品质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 | ||
3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杨子慧 | 王静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通过SIRT3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
4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张银肖 | 刘新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大豆蛋白和大豆肽对鼠李糖乳杆菌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究 | ||
5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周浩纯 | 刘新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藜麦α-淀粉酶抑制活性肽的制备及其机理探究 | ||
6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朱宇婷 | 李秀婷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Burkholderia pyrrocinia阿魏酸酯酶的克隆表达及其水解麦麸制备阿魏酸的应用研究 | ||
7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黄蓉 | 程雷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基于磁性纳米材料对食品中偶氮类色素检测体系的构建 | ||
8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江玮 | 刘慧琳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靶向、快速、高灵敏检测研究 | ||
9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蒋思远 | 陈存社、庞志花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大豆分离蛋白/亚麻胶复合体系的物性学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 ||
10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刘东晓 | 张敏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口腔加工过程中籼米米饭食味特性的研究 | ||
11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王星星 | 贾英民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氨基酸对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抗菌肽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研究 | ||
12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王玥 | 王成涛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靛蓝色素合成代谢关键基因异源表达、发酵与提取精制研究 | ||
13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杨帆 | 刘野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西瓜汁关键异味化合物与果糖相互作用及其释放规律的研究 | ||
14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张函 | 张婵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紫色红曲菌M1中Monacolin K关键基因的挖掘及调控机制初探 | ||
15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赵丹 | 王成涛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汤料因素条件对腐乳后酵过程中生化、质构特征和菌相演替的影响 | ||
2019级专业硕士毕业答辩安排表 | |||||||||
组号 | 序号 | 学院 | 学科 | 学生姓名 | 导师姓名 | 导师所在学科 | 导师职称 | 论文题目 | 时间 地点 |
1 | 1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蔡冬燕 | 张健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讲师 | 热灭活副干酪乳杆菌缓解巨噬细胞炎症及在酸奶中应用 | 5月31日上午, 8:30-12:30 教1楼-202 |
2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陈雅琪 | 马铁铮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基于植物油构建重组猪油脂肪及其稳态化性能研究 | |||
3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付冰冰 | 张慧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麦麸中不同种类的酚酸对面团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 |||
4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高晓雪 | 梁杉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营养及蒸煮品质评价 | |||
5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何璐骞 | 李妍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不同HLB值乳化剂对稀奶油稳定性及搅打特性的影响研究 | |||
6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江慧 | 王少甲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讲师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超声波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软化机制研究 | |||
7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李化宇 | 郦金龙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基于UV聚合/主客体作用构建PEG超分子水凝胶及其性能研究 | |||
8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李孟珂 | 邹婷婷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纯鸡粉风味特性及酵母抽提物在纯鸡粉中的应用研究 | |||
9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李婉怡 | 王子元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LED蓝光处理对小麦粉的减菌效果及其品质的影响 | |||
10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李修缘 | 熊科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高F值低聚肽生成体系中内肽酶特异性机制研究 | |||
11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林美柔 | 肖俊松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大米和面粉供应链农药残留定量模型研究 | |||
12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车逸心 | 尹胜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酿酒酵母高级醇合成关键脱氢酶的鉴定研究 | |||
13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裴鹏钢 | 熊科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典型区域小麦、稻米贮藏加工阶段真菌毒素定量关系模型的研究 | |||
组号 | 序号 | 学院 | 学科 | 学生姓名 | 导师姓名 | 导师所在学科 | 导师职称 | 论文题目 | 时间 地点 |
2 | 1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林玉玲 | 李秀婷、张成楠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副教授 | 酱香型白酒第四轮次入窖酒醅中微生物及风味物质变化研究 | 6月1日上午, 8:30-12:30 教1楼-204 |
2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刘柯杉 | 郁永辉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燕麦蒽酰胺抑制NF-κB通路防控肺癌的机制研究 | |||
3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刘立红 | 梁杉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种植方式对花生农艺、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及初步机制分析 | |||
4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刘琪 | 程雷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基于磁性固相萃取对乳制品中香兰素的检测及市场调查 | |||
5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刘雨薇 | 赵芬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黑木耳多糖对益生菌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
6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吕雯雯 | 肖俊松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高脂膳食与食品乳化剂对小鼠胆汁酸谱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
7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律诗 | 刘野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基于鲜味味感相互作用的减盐调味酱的研制 | |||
8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牛晓媛 | 刘野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核桃油关键香气成分的鉴定及其生成规律的研究 | |||
9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史彤心 | 李游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讲师 | 制备高F值乳蛋白寡肽及其在婴配食品中的应用 | |||
10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汤百慧 | 孟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讲师 | 蚝油气味特征的解析 | |||
11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汤晨 | 宋焕禄、郭天洋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讲师 | 甲级烘青绿茶的标志物的质谱鉴定和风味表征 | |||
12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万苏艳 | 张雨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讲师 | 牛油火锅底料及其熬煮过程中风味物质的研究 | |||
13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晋玉潇 | 赵磊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基于Meta-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究花色苷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 |||
组号 | 序号 | 学院 | 学科 | 学生姓名 | 导师姓名 | 导师所在学科 | 导师职称 | 论文题目 | 时间 地点 |
3 | 1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王凯云 | 王振华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讲师 | 加工工艺对小米面条品质、抗氧化及体外消化的影响 | 5月31日上午, 8:30-12:30 教1楼-207 |
2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温婷婷 | 龚凌霄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不同品种杂粮对胃肠道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改善作用研究 | |||
3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吴芳 | 张明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副干酪乳杆菌L9对牙周病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探究 | |||
4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夏绍琪 | 刘新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大豆蛋白和大豆肽对罗伊氏乳杆菌 LR08 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探究 | |||
5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郑博妍 | 许朵霞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红曲色素W/O/W多重乳液的制备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 |||
6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杨燕 | 艾娜丝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UHT纯牛奶保质期内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变化规律 | |||
7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张曼 | 郑喆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讲师 | 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产凝乳酶高密度培养及其在干酪中应用的研究 | |||
8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张楠 | 张婵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中药配方与红曲菌共发酵产Monacolin K的代谢通路与机制初探 | |||
9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张祺悦 | 李赫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富硒大豆抗氧化肽分离鉴定及其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
10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张倩倩 | 丛艳君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牛乳β-乳球蛋白T细胞免疫耐受水解物的制备及鉴定 | |||
11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张小涵 | 滕超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北方酱香型白酒五、六轮次酒醅微生物多 样性和风味物质差异性分析 | |||
12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张玉姣 | 范光森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对烟叶诱香增质的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 | |||
13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许凌云 | 王蓓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不同杀菌工艺对牛奶风味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 |||
组号 | 序号 | 学院 | 学科 | 学生姓名 | 导师姓名 | 导师所在学科 | 导师职称 | 论文题目 | 时间 地点 |
4 | 1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郑士聪 | 刘洁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超声改性对藜麦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理化及功能特性影响研究 | 6月1日上午, 8:30-12:30 教1楼-210 |
2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郑雅洁 | 张明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益生菌及人乳寡糖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部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
3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李学杰 | 李健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大豆分离蛋白中关键异味成分的鉴定及其调控方法的研究 | |||
4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陶德江 | 程雷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组合优化异源表达载体构建高产靛蓝色素大肠杆菌工程菌的研究 | |||
5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王广玉 | 丛艳君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鸡蛋交叉过敏原及作用表位的预测和鉴定 | |||
6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杨东东 | 杨雪莲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混菌发酵制备咸味香精前体物的研究 | |||
7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杨清予 | 艾娜丝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益生元对产香乳酸菌风味物质形成的作用及其在酸奶加工中的应用 | |||
8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于青林 | 刘英丽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酵母对萨拉米香肠脂质氧化的影响研究 | |||
9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张浩 | 王丽金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风味差异研究 | |||
10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赵源 | 刘慧琳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基于手性荧光传感器对氨基酸对映体的精准识别研究 | |||
11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张一 | 张敏、任欣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讲师 | 青稞中淀粉消化特性及多酚生物利用度的探究 | |||
12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王姣 | 王蓓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授 | 不同成熟度切达奶酪中特征风味组分及其感官特征研究 | |||
14 | 食品与健康学院 | 旷磊 | 郦金龙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副教授 | 脂肪酶-纳米纤维膜反应器的构建及其应用特性 |
2021年食品与健康学院博士毕业答辩安排
序号 | 专业 | 学生姓名 | 导师姓名 | 导师职称 | 论文题目 | 时间 | 地点 |
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li Raza | 宋焕禄 | 教授 | Optimiz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eef-Like Flavors Generated from Thermally Treated Yeast Extract |
5月31日 上午8:30 | 教1楼-309 |
2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王逍君 | 宋焕禄 | 教授 | 高盐稀态酱油特征气味物质及其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 | 5月31日 上午8:30 | 教1楼-309 |
3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bdullah Abdulaziz Abbod Abdo |
李秀婷 | 教授 | Study on anti-obesity and cholesterol-lowering activities of xylo-oligosaccharide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 | 6月1日 上午8:30 | 科教楼805 |
4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托合提萨伊普. 图尔荪托合提 |
张敏 | 教授 | 青稞生鲜面品质劣变及多酚类化合物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研究 | 6月1日 上午8:30 | 科教楼805 |